网站导航

电话
短信
地图
News

新闻资讯

分类
2025走进青岛职院 艺术学院欢迎您!时间:2025-02-03 19:02:37

  五金艺术学院现有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与工艺、环境艺术设计、艺术设计、人物形象设计、动漫制作技术、影视多媒体技术、空中乘务8个专业,在校生1987人,同时与即墨一职专、城阳职教中心、商务学校等7所中职学校共同开展五年贯通培养,现有五年贯通培养在校生286人。

  艺术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5人、博士7人,拥有山东省优秀教学团队、山东省教学创新团队、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首席技师、中国十佳青年服装设计师、山东省服装行业技术能手。教师建有2门国家级精品在线门省级网络资源精品课程、12门省级社区优秀资源课程,面向全国在智慧职教、智慧树等网络课程平台开放23门网络在线课程,在线学习人员覆盖新疆、、贵州等全国大部分省份、自治区、直辖市。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特等奖各1项。

  艺术学院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积极承办一类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2次、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7次,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服装赛项中获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连续多次获得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团体第一名,培养“全国技能标兵”“青岛市十佳设计师”等优秀毕业生,毕业生马继新为多名影视演员设计定制礼服,学生社团“青之印”获全国职业院校“奋进新时代 中华传统美德职教行”优秀成果等荣誉。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的生命线,艺术学院一直重视和各级学会、协会、教学指导委员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同酷特、海发、无限三维、绮丽、迪尚、海尔等大型企业保持着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

  以产业需求为中心,校企共建产业学院,扎实推进产教融合。与酷特智能集团共同成立“酷特时尚学院”,共建大学生双创基地、人才培养基地;与东方影都共建“东方影都产业学院”,共同成立灵山湾影视动画协同创新中心、灵山湾影视动画人才培养基地、学生实训基地、教师企业研修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基地;与无限三维3D打印科技产业集团的合作共建“无限三维3D打印数字化创新产业学院”。

  动漫制作技术专业于2008年招生,是国家“双高计划”重点建设专业群基础专业,数字艺术创作“1+X”证书试点专业,与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青岛海发文化有限公司、山东玄机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

  动漫制作技术专业拥有专兼职教师23人,其中专职教师12人,兼职教师11人,专职教师高级职称4人,双师比例达到100%。专业课程教师全部来自动画影视产业,有高级动画绘制员、影视后期合成师、三维动画师等,有效地保证了教学质量2025走进青岛职院 艺术学院欢迎您!。

  2023年取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数字艺术设计”三等奖,2023年和2024年学生连续两年取得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数字艺术设计”赛项一等奖,并在金砖大赛等各个技能大赛中获奖。

  动漫专业校内建有400平米的虚拟影像拍摄制作室、三维动画工作室、虚拟现实制作中心、动态捕捉实训室、游戏美术设计实训室等。利用校外和校内平台资源与多家制作企业合作,带领学生制作动画番剧等动画项目,学生就业率和创业率高。

  动漫制作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动漫概念设计、数字造型设计、三维动画创作、影视后期特效、动画运动规律、UE引擎渲染等课程,培养具备AIGC应用、三维动画制作、虚拟引擎制作、影视后期制作能力的应用型高级技术型人才。

  可从事AIGC原画设计、场景设计师、UI设计师、动画分镜师、三维动画师、UE引擎渲染师等岗位,还可从事新媒体短视频公司、广告公司的影视特效师、剪辑师、短视频策划师等岗位。

  网易、腾讯等科技公司、青岛海发文化科技有限公司、青岛童幻动漫有限公司、青岛中之云科技传媒有限公司、青岛玄机科技有限公司等相关的动画公司和短视频公司。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秉承学校“修能致用”的校训,“厚德乐学、修能致用”的校风和“乐学善思、知行合一”的学风,构建并不断完善“党建引领 四联四驱”三全育系,以“三化”促“三高”,努力探索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之路,现为国家“双高计划”重点建设专业群——服装与服饰设计(国际时尚)专业群,同时也是山东省优质院校建设重点专业群、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

  艺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于2001年设立,2001年开始招生,2016年申报设立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2025年设立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年均在校生360人左右,毕业生广泛分布于服装行业的智能创新企业,如酷特智能制造有限公司、绮丽集团、迪尚集团、雪达集团、青岛即发集团等大中型企业和山谷少年等设计师品牌企业。

  经过20余年的发展,服装设计专业于2006年获评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于2016年获评首批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于2016年获评山东省校企一体化示范专业,2016年获得山东省优秀教学团队,2017年获评山东省优质院校建设重点专业群,2019年获批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2019年获批国家级服装与服饰设计高水平专业群,2022年获山东省创新教育教学团队,2023年建成山东省技能大师工作室。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拥有专任教师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团队获评山东省优秀教学团队、山东省创新教学团队。教师团队中专任教师包含:中国十佳青年服装设计师、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首席技师、山东省十佳服装设计师、山东省服装行业技术能手、青岛市行业技术能手、兼职教师包含:全国技术能手、全国纺织大工匠。

  中心以培养高技能技术性人才为核心,是集国际时尚资讯调研、计算机辅助服装设计、数码印花、智能绣花和智慧化裁剪缝制于一体的大型设计研发实践中心。

  实训基地内配套服装理实一体化实训台44台,包缝机4台,具备服装CAD、服装款式设计、服装制版、服装裁剪、服装缝制、服装整烫等操作流程,实现服装理论到实践的全流程教学与研发。

  服装数字化智慧工厂实训基地,是一个能满足120-160人集教学、培训、企业生产、技术研发“四位一体”的服装数字化工厂实训基地,设有数字吊挂生产制造区、中心展演与制版大厅、缝制工艺教学区。

  专业校内建有五个工作室分别是山东省职业教育技能大师工作室、皮具工作室、数码印花工作室、绒花工作室、簪花工作室。校外建有酷特智能制造实训基地、青岛市纺织服装行业协会工作站、威海迪尚时装实训基地、绮丽高级时装实训基地等。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服装立体裁剪、女装纸样设计与缝制工艺、服装CAD裁剪、服装智能化设计、服装3D建模、男装纸样设计与缝制工艺。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改革理念,培养学生具备适应智能制造发展趋势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将人工智能领域融入课程体系与实践环节,以应对未来行业发展需求。

  就业方向主要聚焦于国内领先的智能服装研发与制造企业,涵盖智能服装设计、数字化制版、智能面料研发、自动化生产管理和智能质量检测等关键岗位。此类岗位旨在满足大中型企业的核心用人需求,同时兼顾多方位设计师品牌创新企业的发展机遇。通过与这些企业的深度合作,为人才提供广阔的成长平台和优质的职业发展条件,助力其在智能服装领域实现专业技能的提升与职业目标的达成。

  艺术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于2001年设立,并开始招生。经过20余年的发展,成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首批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国家级服装与服饰设计高水平专业群、山东省校企一体化示范专业、山东省优秀教学团队、山东省优质院校建设重点专业群、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山东省创新教育教学团队、山东省技能大师工作室。

  大赛获奖国家级一等奖7项、二等奖12项,2人获“全国纺织服装院校学生职业技能标兵”称号;省级一等奖8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3项,1人获“山东省技术能手”称号;市级第一名2项,7人获“青岛市技能新星”称号。专业现有国家精品在线门、教育部社区教育“能者为师”系列特色课程9门、山东省网络资源精品课4门、山东省社区教育优秀资源课5门、“学习强国”全国学习平台在线门,建成山东省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学资源库。

  专业拥有专任教师1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团队拥有省级教学名师、山东省首席技师、中国十佳青年服装设计师、山东省服装行业技术能手。

  校内建有1000平方米智慧化数字实训基地、理实一体化实训车间、服装数码印花等实训室;布同衣往、文化产业工作室、艺创工坊、忆簪花等实训工作室,国际时尚资讯与设计中心,衣联网营销与展示中心。校外建有酷特智能制造实训基地、青岛市纺织服装行业协会工作站等。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与企业协同育人,先后与酷特智能制造有限公司、青岛雪达集团、绮丽集团、即发集团、青岛山谷服饰有限公司、青岛花手箱时尚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服装与服饰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为专业人才的实习实训提供支持,构建良好的就业环境。

  服装数字绘图、服装CAD、服装立体裁剪、服装3D数字化设计、服装结构制版、服装主题系列设计、服装工艺制作、服装陈列展示等。

  可从事服装与服饰设计、制版研发、工艺研发、智慧化生产管理、营销管理、商品陈列、国际贸易等与服装服饰行业相关的职业岗位。

  青岛酷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雪达集团、即发集团、青岛山谷服饰有限公司、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迪尚集团、新郎希努尔集团等知名企业。